12歲之後,電視變成另一個看世界的管道。
三台不再在12點收播,父親開始長住醫院。
媽媽如願買了台錄放影機給我,日文介面,開始當電視青少年。
高中起自己搭公車到羅東看電影。
屋上的提琴手,寵物墳場,末代皇帝,新天堂樂園…
那時也只有一家播放西片的影院。
12年前第一次領的家教薪水,買了一台單聲道的錄放影機,然後開始到秋海棠找片子。同樣藍色側標的空白帶包裝,我只能從片名來決定想或不想看。當然,電影原聲帶的封面可以幫助我貧乏的想像力;若是配樂好聽,那就更能有所助益。幾部色調很藍的片子,都是先看原聲帶印刷,喜歡音樂,最後才知道故事的。
到底是畫面構成,配樂音效,還是故事?
其實還是故事!
不必在意情節,那只是技術。
我看很多很多的故事。
我的真實世界很小,由書本傳媒構成的世界無邊無際;所以我習慣把事件當成故事。
記得高三看新新聞,被繼父發現,他非常生氣。而我只當那雜誌說的是故事。
誰不愛故事呢?
你也看新聞,那些人事物,不都只是一個個故事。
※
找到一頂帽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