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05, 2007

2007/01/05

晚上仔細查閱了《後現代主義辭典》(這真是一本超有趣的工具書!)。
不過,品欽的《萬有引力之虹》好像還沒有中譯本。

Thomas Pynchon 作品

Novels: V. (1963) - The Crying of Lot 49 (1966) - Gravity's Rainbow (1973) - Vineland (1990) - Mason & Dixon (1997) - Against the Day (2006)
Short stories:
Slow Learner (1984)

黑色幽默 @ wikipedia

後現代之筏:《萬有引力之虹》

蓉蓉 原文連結

  從本世紀50—60年代開始,西方就有不少迥異於現代派經典著作的作品問世,它們伴隨著後現代藝術思潮的興起而漸漸顯示出自己的力量,於是文學中的後現代主義時代來臨了。也許真正有影響的後現代主義作品並不多見,但美國作家托馬斯.品欽的作品《萬有引力之虹》卻可以被認為是其中最有力量的一部。這部作品發表於1973年,從某種意義上說,已經成為後現代主義文學的代表作。

  《萬有引力之虹》的作者托馬斯.品欽出生於紐約州的格倫谷,曾就讀於紐約州伊薩卡的康納爾大學,1958年大學畢業後,一度在美國海軍服役,退伍後,在華盛頓州西雅圖的波音飛機公司當特約撰稿人。除少量短篇小說外,至今共寫了三部長篇小說:《V》(1963)、《49年人群的呼喊》(1968)和《萬有引力之虹》。

  《萬有引力之虹》像許多後現代主義小說一樣,沒有什麼故事情節,全書由許多零散插曲和作者似是而非的議論構成,內容包括現代物理、火箭工程、高等數學、性心理學、變態性愛等等。小說的線索圍繞著德國的V-2火箭展開。V-2火箭襲擊倫敦,美國和英國情報機構都想弄到火箭的秘密。他們發現美國軍官發生性行為的地方,往往是火箭的落點。於是開始對這問題進行研究,吸引和牽連了許多人,一位研究巴甫洛夫學說的軍官甚至認為這個美國軍官的頭腦裡有個支配生死的開關,決定利用他的感應能力,派他到敵後去刺探火箭秘密。隨後小說又以不少篇幅描寫了德國軍官的性虐待狂和性變態,論述了科技和性慾總是結合在一起並向死亡發展的荒謬理論。小說還提出了「熱寂說」,即宇宙中的熱能散發完後會冷寂下來,整個世界將會冰凍,作者認為人類社會中的一切活動也能用「熱寂」法則來解釋,各種狂熱在熱能消耗光之後也都會冷寂,趨向死亡。「萬有引力之虹」是火箭發射後形成的弧線,火箭摧毀一切,作者認為它是死亡的象徵,同時也是現代世界的象徵,因而被用作書名。

  《萬有引力之虹》典型地體現了後現代主義文學的一些特徵。在這本書中,故事情節不是作品的主要因素,而只起一種陪襯的作用。作品中到處都充塞著一些無邏輯、無理性的敘述,段落與段落之間跳躍性很大,甚至句與句之間的連接也缺乏必要的生活邏輯基礎。如作者在一段中寫了羅傑爾對周圍環境的混亂的感受:「這座房子、小鎮,使羅傑爾大傷腦筋的弧形,竟如此容易遭受德國武器的襲擊,和英國地方法的不容……這兒該不會有什麼危險,但她希望周圍左右還有別人,成為實際上的一個鄉村,她的鄉村。探照燈可以固定,照亮夜空,火網氣球最好多多發射,才有利於拂曉——利於一切,……」接下來又突兀地轉到對結賽卡的混亂的感覺描述:「結賽卡已經廣了身子,站起來觀察一會夜空,穿好寬腿褲子,白色墊肩的緞面鋥亮的晚服徘徊。直到有什麼東西,墜落下來,接近危險的地步,好在沒有出事故:他們有樹身銀碧的叢林,天色一暗下來,就可以捫摸或掃拂雲彩,均勻的暗褐雲團,在白天快結束的時候,石頭,遠遠近近的眼睛,全都上了前線,去完成各自的使命,說也奇怪,都跟他們倆在這兒沒有多大關係,……難道你不曉得一場戰爭正在進行著嗎?傻瓜!是的,不過——結賽卡現在穿著她妹妹的現成睡衣,而睡著的羅傑爾一絲不掛,但是,戰爭究竟在何方?」不僅這兩段之間缺乏轉折的必要的情節基礎或內在邏輯聯繫,而且在一段之內,人稱的轉換與指代都不是很明確,給人造成一種此也可彼也可、似是而非的感覺。這正是後現代主義作品的特點:對一個場景或一種心緒的描繪,往往採取模棱兩可的態度,一般不下明確的結論,即使是不得不下,也總是含含混混,故意造成一種矛盾效果。

  此外,這部作品中還堆砌了大量的物理和數學公式,以及隨意的運用某種學說對事物進行評說,造成由文學文體向科學文體的悠然間的轉換。

  《萬有引力之虹》的這種結構方式和描述方式本身就已經暗示有一個巨大的隱喻:生存是混亂不堪的,它的唯一出路是走向死亡與崩潰,從這裡可以看出後現代主義文學的一種追求。

  《萬有引力之虹》是一部頗有爭議的小說,西方不少評論家認為它是20世紀最偉大的作品之一,足以與《尤利西斯》媲美,但也有少數評論家持否定態度,認為它篇幅長(有800多頁),內容雜亂,無法卒讀。有些讚揚書的人說這本書「概括了時代的內在活動」,稱它為當代文學家的最高成就。品欽成名後,深入簡出,行徑越來越怪癖,近二十年來沒讓人照過一張相,人們也不知道他目前在什麼地方、在幹什麼,也不知道他還寫不寫小說。

  和《尤利西斯》一樣,《萬有引力之虹》也是一部很難懂的書,但它卻是後現代之筏,讓人認清後現代主義文學的優勢與不足。

No comments: